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0793-5729010
唤醒横峰窑文化,绽放瓷业历史新光彩
发布时间:2020-04-28 14:23:14 作者:横峰县电商服务中心 点击率:1616

  一座城,看沧桑巨变;一座窑,见文明传承。


  往事千年。横峰窑作为江西一座极负盛名的综合性瓷窑,曾经无比绚丽地见证了横峰乃至江西窑文化的辉煌和荣耀。民间曾以有“一百口井,一百座桥,一百余碓,一百座窑”誉走四方。

  横峰窑规模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县城东郊上窑口、下窑口和窑湾。曾几何时,这里曾经的喧嚣与繁华落幕,古窑址开始沉睡,一瓷一瓦,成为这里最安静的注脚。惜别往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风吹进横峰每个角落,本着对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横峰围绕建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富、小而强”的“三优”幸福新横峰为目标,以“重燃千年窑火、重现千年文化异彩”为契机,用传承之笔,点醒了这座沉寂千年的古窑址群,一个“向火而生”由多个古窑遗址形成的功能不同的艺文空间——“横峰古窑文化公园”应运而生。

  在挖掘、保护和发展古窑文化进程中,横峰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编制了《横峰古窑文化公园项目建设规划》,出动调查人员对全县古窑遗址进行了全面摸排,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并对散落在横峰县各地的窑文化、窑历史的“散珠碎玉”进行收集、抢救、保护,发现大量遗落的古窑遗址、文物,为接下来的窑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窑遗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演变过程,她的存在常常赋予所在城市独特的气质、气场和文化基底。

  走近古窑公园,仍能感觉到无所不在的古窑遗风。一座青砖黄墙雄壮巍峨的天桥古韵古色,青泥山广场地下依旧遗留着大量瓷片。公园内,多处古窑遗址分布其间,那些闪烁着艺术华彩的陶器在心头倏忽而至,仿佛又听见了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吆喝声,重现当年“民物繁庶,舟车辐辏”的繁荣景象。

  在深入挖掘、梳理和解读古窑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横峰县确立了保护优先、文化主导的指导思想,将古窑文化公园建设纳入地方发展的整体规划,在规划建设中,充分结合横峰历史、民俗等特色文化,努力打造能推动历史文化与时代脉搏交融辉映,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有最大程度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窑文化遗址公园,使其不但是古文化保护传承的需求,还是顺应城市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横峰古窑文化也真正实现了从文化挖掘保护到文化收集梳理再到文化传承复兴的涅槃重生,而该公园也将成为横峰一处集历史传承、文化互动、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特色人文景观。

  文化愈久远,其蕴藏的底色愈鲜亮,一旦激活就青春焕发。横峰瓷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文化。说起横峰瓷,以釉色言,多为青釉器,一般多厚胎,质略粗;但也有胎薄质细的。这类青釉器中,有纯青色的豆青、秘色的龙泉青、炒米色开重叠冰裂纹片的百圾碎以及茶叶末、鳝鱼黄等釉色。以器形言,有碗、盘、碟、盅、高足杯、砚、炉等种,其中以碗、盘、碟、盅为大宗。以装饰纹样言,以折枝花卉为主。还有一种器形大而厚重的盘,盘心一般都印有牡丹、荷、菊等纹样……横峰窑属浙江龙泉窑系,其用料、造型、配釉、刻画装饰工艺都承袭了龙泉窑生产规格,时代风格鲜明,地方特色浓郁。其中最具特色的五峰瓷器笔架采用了雕塑技巧成型,颇具气势。据悉此瓷笔架为现下仅存的注有“建文年号”的孤品。为了让人们更好的感受到当年匠人们精湛的陶艺,项目建设单位和相关人员秉承匠心精神,在查阅大量史料、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按照30:1的结构比例,生动还原了五峰瓷笔架。

  有人说,这里是个新兴新村。古窑新韵,让这里商埠林立,通街油路整洁,大手笔的天桥、青泥山文化广场、窑展示馆、龙窑、创意工坊、民宿、商业街、游客接待中心等现代化园林景观移步换景,彰显着小城镇建设的独特魅力。站在古窑公园规划图前,仿佛进入了时间隧道。沿着时间的长廊,游走上千年,过去,现在,未来,一座充满魅力、生态环境良好,有着发展新空间的新村跃然展现在人们面前。

  古今交融,千年古窑焕新姿。横峰古窑文化公园将文化保护与创新经济模式、文化体验与参观旅游有机结合,促进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秀美的乡村自然风光、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良好的创意创业平台、完备的基础设施服务,随着公园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相信,这座历史文化景观的“新地标”将为横峰实现“赶超发展、特色崛起”增添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