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介绍

唐县历史悠久,为古唐侯尧之封地,其名肇于上古,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唐县位于太行山东麓,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辖20个乡镇,345个行政村,54.67万人口(2007年)。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总面积82%;唐河、通天河由西向东南纵贯全境,汇入华北明珠——西大洋水库。全县地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1] 2013年,唐县地区生产总值上半年完成29.10亿元

行政区划

气候特征

唐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2.2℃,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14.5℃,无霜期195天,常年降水量539.2毫米。

品牌故事

标志的创意灵感源自于对帝尧文化的认知和感触,以及象征着帝尧时期的人物形象。这不仅仅是一个图形,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文化的传承。
标志的主体形象由山和水以及代表着唐县不同文化元素的抽象图形构成,以一种创意的表现手法裂变重组。映射了企业致力于发展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宏伟目标。
标志的上部分图形形似皇冠,体现了帝尧的君王气息和伟大领袖气质,同时映射了唐县的发展蒸蒸日上。

地理优势

唐县位于河北中部、保定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8′-115°03′,北纬38°38′-39°10′。北倚巍巍太行山,南临华北大平原,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地带,在“大北京”经济圈辐射之内。县城距北京19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距石家庄100公里,距保定60公里。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东与顺平县、望都县毗邻,西与曲阳县、阜平县相连,南与定州市相接,北与涞源县交界。

唐县境内西北部属中山丘陵区,东南部为平原地带,总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峰54座,海拔高度在73.4米-1898米。唐县全境呈不规则长条状。西北高,东南低,坡度缓降,海拔在52-1869.8米之间。82%是山地,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平原、河流地貌俱全。

唐县风光

   西胜沟位于唐县齐家佐乡境内,距县城38公里,华北道教 圣地青虚山北侧,为国家AAA级景区。景区面积共计7平方公 里,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高程在249—900米之间。

      西胜沟原名西沟,抗日战争期间,聂荣臻同志领导的晋察 冀军区司令部就驻守在离这里不远的军城镇和家庄。当年,日军进山扫荡,当地军民齐心奋起反击,保护了晋察蕤边区军政 府机关和物资,取得重大的胜利。为纪念这次战斗,唐县抗日 民主政府女县长陈舜玉为其更名西胜沟。
       西胜沟主要景点包括一龙潭、二龙潭、聚仙洞、仙人湖、一 线天、无梁殿等。在西胜沟总长7公里的峡谷内,共有9个龙潭, 潭潭灵气十足,满坡的灌木葛藤,满沟的杜鹃海棠,也使得山谷 多了几分韵味。峡谷风光是西胜沟的另一大景观,罝身于谷底抬 头仰望,峡谷幽深,怪石嶙峋,狼牙交错,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 然的鬼斧神工。峡谷两壁长满了千姿百态的石钟乳,西胜沟因其 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岩溶峰林景观。
      西胜沟景区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色,而且历史、人文底蕴 深厚。西胜沟景区位于华北道教名山--青虚山北侧,自古为青虚 山道教虔诚信徒修炼的幽静之地,据史料记载在这里修炼成仙的 就有三人。在抗日战争时期,西胜沟为白求恩战地医院所在地, 当年白求恩、柯棣华都在此为伤员做过手术。而且八路军在西胜 沟设有兵工厂,生产炸药,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攻坚战斗做 出了重大贡献。
     游览于西胜沟景区,您不仅可以欣赏雄浑、秀美的自然风光, 还可以品味浓厚的文化气息。北方的山,南方的水,西胜沟景区真诚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