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濉溪县经信部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纪实

濉溪县经信部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纪实

2020年以来,濉溪县经信部门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牢固树立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的工作理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做到政治上高度看齐、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真心实意对待实体经济,全心全意支持企业发展。

自我造血,“危”中寻机

服务民营企业形式多样。濉溪县经信部门相继开展了服务民营经济进园区银企对接活动、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宣讲活动、金融产品推介活动和实体经济资金纾困活动。建设银行、华安证券、产业基金等金融机构共向实体企业投放贷款、股权资金6.8亿元,共300余家各类民营企业参与了系列活动。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坚持梯次培育、动态管理,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目前,全县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6家企业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版挂牌。理士电源、口子酒业入选安徽省制造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县经信局认真研究省市有关制造强省和新型工业化的政策,竭力为企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近三年共为民营企业争取资金7500多万元。有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成长性小微企业,18家企业被评为淮北市优质成长性小微企业,理士电源、口子酒业进入安徽省民营经济百强名单。实施人才培育战略。共组织10余批次、40多家企业参加推进制造强省·标准质量专题培训班等系列培训。推荐两家企业法人参加省工业经济人物评选,12家民营企业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组织部分企业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打造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淮海一号众创空间被评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中小企业现代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目前,濉溪县有2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1家省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家国家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形成了服务实体经济的网络化服务格局。


监督把关,落“实”政策

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解决政策普及不高的问题。濉溪县经信部门通过《濉溪工业》,开展新徽商大讲堂、云服务平台等形式,经常性宣贯涉企扶企的法律法规和支持政策,深入镇、园区、企业送政策、培训新员工。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原因,通过线上、云上培训新员工3500多人。细化政策支持,切实解决政策配套不全问题。出台《濉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支持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防控难关,促进工业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平稳发展。强化要素保障,切实解决政策落实不畅问题。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今年以来走访企业800余次,收集、梳理企业反映问题282条,现已协调解决261个。成功对接要素293个,其中帮助企业融资6.25亿元,达成就业679人,解决用地1100亩。督促履责尽责,切实解决政策兑现不快问题。2020年以来,政府拖欠民营经济欠款没有分歧的账款已还清,正在为实体经济申请兑现市级新型工业化项目2100万元、省级1600万元、县级1700万元。


软硬兼顾,创“优”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濉溪县经信部门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对国家和省市县出台的鼓励中小微企业创业兴业、结构调整、税费减免、金融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全覆盖到民营企业,提高知晓率。组织企业参加政策宣讲67场次、2628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300余份。搭建服务平台。依托濉溪县中小企业现代服务中心这一国家级示范平台,健全为企业服务“一张网”,构建运转流畅、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平台网络体系,支撑产业集聚发展。提升经营者素质。实施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企业经营管理者梯级培训,开展好“新时代新制造新徽商”大讲堂和企业家管理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家和经营者素质水平。先后召开3次大专院校、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服务中小企业对接会,邀请省内和濉溪县知名中介机构参加,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淮海实业、中成检测、志诚财务等近70家教育科研中介机构与县中小企业签订联合服务协议。通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助推了濉溪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今年以来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数、规模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