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景泰县关于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4]78号)和甘肃省商务厅、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厅局《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甘商务发[2013]448号)及《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市政发[2015]34号)精神,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为宗旨,抢抓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机遇和有利时机,以扩大消费为目标,以促进创业就业为导向,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借力发展和本土培育相结合,壮大经营主体,培育电商平台,完善支撑体系,强化政策支持,提高电商企业(网店)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推动我县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外销,促进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带动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贫困乡村农民加快脱贫步伐,努力把电子商务培育成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
   引进培育一批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形成若干电子商务平台和产业集聚区,逐步建成满足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物流配送体系,电子商务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产业链日益完善,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力不断增强,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2015年底,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0%,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5%,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9%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60%以上。全县11个乡镇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站,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达10%以上。——2017年底,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5%,网络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90%以上。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达80%以上。——到2020年,全县所有行政村宽带网络全覆盖,村级服务站达到100%。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大市场,实现“三有一能”即县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具体目标如下:
    成立县、乡电子商务服务机构,落实办公场所,并配备专业人员。县上成立电子商务办公室隶属县工信局,负责拟定全县电子商务实施方案、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培育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和平台,扶持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负责“三有一能”的落实,开展电子商务行业统计、监测和分析;牵头推进各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做好电子商务市场监管;受理、审核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及资金落实;承担县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各乡镇在现有人员中抽调2名懂电子商务业务的成立电子商务服务站,指导电子商务工作,主要负责本乡镇网店维护、托管、业务咨询、创业服务等工作。村上以大学生村官为主建立村组电子商务服务点,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依托条山集团、景卉蜂业、菁茂公司、玉杰商贸、西城药业、振源商贸等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乐道、联创、稻草人等电商企业,组建县电子商务协会。主要负责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业务指导、网络运营、网络美工、技术支持等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协会会员主要由大学生村官、创业青年、农业合作社、留守妇女、文化与旅游组织等组成,负责开展电子商务技术、学术交流和技能培训,使协会会员在网络交易、网页制作、商务软件平台运用、网络技术、网络建设等方面能力得到提升。通过依托全国知名电商综合平台及农业特色产业专业平台、培育地方性电商平台(如景泰商市网)及宣传效应显著的微信公众平台(如微景泰微生活)和建设产业基地、孵化园,增强集群聚合应,提高电商企业、网店的组织化程度和联合发展能力,变松散型经营为有组织发展,将小规模经营整合成大规模发展。重点推进景泰物流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电子商务创业园等集

聚区建设。
    3、积极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2015年,在全县11个乡(镇)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站,在乡镇所在村及有电信宽带覆盖的贫困村为主建设村级(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点15家以上,2016-2017年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160家。立足资源优势和网络市场需求,鼓励企业对农产品进行研发改良,形成一批适宜网络销售的特色产品。选择一批重点乡镇、村开展电子商务推广示范,将景泰枸杞、五佛大枣、龙湾苹果、玫瑰、条农果品、景泰羊羔肉、旱地胡麻油、和尚头面粉等优质农产品和驼鸟蛋雕刻、黄河奇石、地毯、手工刺绣品等旅游产品进行线上交易推广。
二、重点工作
   (一)强力推动我县产品外销。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积极实施“精品陇货网上行”促销工程。依托“万村千乡”农家店,探索采取“企业+基地+网店”或“协会+基地(合作社)+网店”模式,力争建设淘宝网“特色中国一景泰馆”,发挥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推进本县农产品网上产销对接、农资对接、农超对接等。通过线上商城和线下体验馆,大力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和订单农业,进一步拓展我县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文化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促进农民增收。(牵头单位:县工信局、县农牧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文广局、县旅游局、县经合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鼓励传统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商品交易市场网络销售,支持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和重点农贸市场推行网络销售。推动商贸流通产业、旅游文化产业、金融、居民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领域电子商务发展,鼓励企业发展网络零售,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创新应用,优先扶持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引导鼓励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网点开展网络销售,鼓励餐饮、娱乐、生活服务类商家加入网络团购业务,促进传统零售业与网上零售协同发展,扩大便利消费,支持企业依托实体网点、货源、配送等资源开展网络批发零售业务,拓展网上交易,结合实体店面和物流配送体系,促进线上线下互动,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牵头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局,配合单位:县文广局、县旅游局、县食药监局、县金融办、县工商局、各乡镇政府)
   (三)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支持本土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变;以招商引资企业为龙头,打造农产品加工、分拣、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物流园区;依托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京东“千县燎原”和苏宁“农村电商”计划的落地,建设便民服务运营中心和便民连锁示范店,培育一批“明星店”和“诚信网店”。鼓励引导景泰涉农、生产制造和流通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有条件的可自建平台开展网络零售、网上订货和洽谈签约等业务。培育电商示范基地、示范乡镇和示范企业,形成电商发展引领。鼓励个体工商户、下岗职工、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两后生”等开设网店,实现创业就业。积极推广“一村一电”模式,探索建立电子商务专业村、专业乡镇,培育示范性企业,推动我县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以点带面发展电子商务。(牵头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配合单位:县农牧局、县工商局、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政府)
   (四)依托电商平台实现精准扶贫。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全面推进电商扶贫,建立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拓宽贫困乡村农民增收渠道,帮助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创业。从2015年起至2017年,力争在全县60个贫困村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点,开办个体网店100家以上,帮助贫困户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整合各项扶贫政策资源,从免费培训、扶贫贴息、小额信贷、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帮助贫困群体、残疾人从事电子商务,优先安置贫困户到电商产业园落户创业,为他们创造便利的创业条件。(牵头单位:县扶贫办、县工信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县妇联、团县委、各乡镇政府)

五、实施步骤
按照“先试点运行、后全面推广”的要求,分四个阶段推进电子商务工作。
   (一)准备阶段(2015年4月-6月)。调查摸底,宣传培训,准备前期各项工作。
   (二)试点运行阶段(2015年7月-12月)。出台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成立县、乡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协会,建设村级服务站(点),通过试点运行,探索运行模式和监管模式,完善电子商务公共信息平台,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县电子商务配套政策,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运行机制。
   (三)全面推广阶段(2016年1月一2017年11月)。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将电子商务的标准规范、监管模式和运行模式扩大到全县具备条件的企业和乡镇,全面推广实施电子商务各项政策。加快推进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总结阶段(2017年12月)。进行目标任务考核并总结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我县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工信、发改、财政、国土、交运、税务、工商、质监、食药、科技、团委、妇联、人社、供销、电信、移动、联通、工业园区管委会及各乡镇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合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落实编制,配备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定期主持召开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会议,不定期主持召开电子商务企业、行业协会和运营商座谈会,研究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解决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建立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结合产业园区的产业状况和实际条件,制定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确保落实。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统筹发展电子商务。
   (二)规范行业监管。工信、公安、工商、食药、农牧、质监、税务、文广、通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创新监管方式,引导电子商务规范有序发展。促进网络交易主体守法经营,加强对网上涉及行政许可的商品和服务监管,确保销售的产商品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加大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打击网络售假和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完善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在服务政府、联系企业、行业自律、规范经营、统计监测、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思想化、品德化、素质化教育与管理,实施持证上岗、行业协会监管等措施,维护景泰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加强我县电子商务标准和统计体系建设,加快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统计指标体系,开展相应的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牵头单位:县工商局、县统计局,配合单位:县公安局、县食药局、县农牧局、县工信局、县发改局、县质监局)

   (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升服务电子商务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利用搜索引擎、大型门户网站、微博等网络媒体和报纸、广播电视、下乡刷墙、印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我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各项举措,增强企业投资和应用电子商务的信心。结合“陇货网上行”活动,积极宣传推动我县电子商务发展。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研讨会、座谈会、电商俱乐部、电商讲座等活动,营造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县工信局、县文广局)
   (四)强化监督落实。将发展电子商务纳入县政府的考核体系,作为考核目标,以销售业绩为主进行量化考核。强化对本方案实施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积极总结经验做法,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完善我县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体系。(牵头单位:县督查考核局,配合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局、各乡镇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工信局局长折福奇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县工信局副局长闫沛泰、王玉河同志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督促各成员单位做好电子商务发展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