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

绿色食品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盘锦地区保护地及露地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包装、运输、储存等生产操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黄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747  绿色食品  瓜类蔬菜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A级绿色食品

NY/T391中3.1。

4 要求

4.1 产地环境
  黄瓜生产地的空气、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的要求。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未种过葫芦科蔬菜的地块。
4.2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冬春、早春、春提早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春夏、夏秋、秋冬、秋延后栽培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长季节栽培选择高抗、多抗病害,抗逆性好,连续座果能力强的品种。 

4.3 育苗

4.3.1 育苗方法

根据季节不同可在露地、温室、塑料棚。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

4.3.2 营养土配制
4.3.2.1 营养土要求

PH5.5~7.5,有机质2.5%~3%,有效磷20mg/kg~40mg/kg,速效钾100 mg/kg~140mg/kg,碱解氮120 mg/kg~150mg/kg。孔隙度约60%,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配置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250px。
4.3.2.2 普通苗床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配方:用近几年没有种过葫芦科蔬菜的园土60%,圈肥30%,腐熟畜禽粪或饼肥10%,混合均匀后过筛(包括分苗和嫁接苗床用土)。
4.3.3 育苗床土消毒
4.3.3.1 药剂消毒方法一

按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30ml~50ml,加水3L,喷洒床土,用塑料膜密闭苗床5d,揭膜15d再播种。
4.3.3.2  药剂消毒方法二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药8g~10g与15kg~30kg细土混合,播种时2/3铺于苗床,1/3盖在种子上。
4.3.3.3  太阳能消毒

7月~8月份高温休闲季节,将土壤或苗床土翻耕后覆盖地膜20d,利用太阳能晒土高温杀菌的方法灭菌。
4.3.3.4 太阳能淹水法加添加剂消毒

7月~8月份高温休闲季节,将苗床或棚室土壤表面按每667m2撒施:石灰100kg~150kg,炉渣粉72kg~96kg,稻壳炒至黄褐色10kg~12kg ,麦糠或切碎的麦秸250kg~300kg腐熟的有机肥(鸡粪等)1000kg,翻地后将地边起垄0.5m高。为保温不漏气,整地块覆盖上塑料薄膜,只留下灌水孔,然后向内部土壤灌水,至土壤表面不再渗水为止,一次灌水后不再灌水。致使温度达到48℃以上,甚至达60℃以上。持续15d~20d,能有效杀死多种病原菌和线虫。
4.3.4 种子处理
  黄瓜播前应选择有光泽、籽粒饱满、无病斑、无虫伤、无霉病的种子,并要求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8%。精选后的黄瓜种子用55℃左右的温水处理,不断搅拌,恒温保持15min,然后用30℃左右的温水继续浸种3h~4h。
4.3.5  播种
4.3.5.1  一般播种
  在育苗地挖375px深苗床,内铺配制床土厚250px,浇水渗透后,上铺细土(或药土),按行株距75px点种,上覆药土堆高50px,床上覆盖塑料薄膜。
4.3.5.2  容器播种
  将375px深苗床先浇透水,用直径250px、高250px的纸筒(塑料薄膜筒或育苗钵),内装配制床土200px,上铺细土(或药土),每纸筒内点播一粒种子,浇透水,上覆药土50px。6.5.3  嫁接苗播种
  用靠接法的黄瓜比南瓜(南砧1号或黑籽南瓜)早播种3d;用插接法的南瓜比黄瓜早播

3d~4d。
4.3.5.3 播种量
  根据定植密度,每667m2栽培面积育苗用种量100g~150g,直播用种量200g~250g。每平方米播种床播25g~30g。
4.3.6 苗期管理
4.3.6.1 温度
  黄瓜苗期各阶段适宜温度管理指标如下:
    播后至出土,白天25℃~30℃,夜间15℃~20℃;
  出土至破心,白天20℃~22℃,夜间12℃~15℃;
  破心至分苗,白天20℃~25℃,夜间14℃~16℃;
  分苗至缓苗,白天28℃~30℃,夜间16℃~18℃;
  缓苗至定植,白天20℃~25℃,夜间12℃~16℃。
4.3.6.2  光照

冬春育苗采用反光幕或补光设施等增加光照;夏秋育苗要适当遮光降温。
4.3.6.3  水肥

分苗时水要浇足,以后视育苗季节和墒情适当浇水。苗期以控水控肥为主。在秧苗3叶~4叶时,可结合苗情喷施0.3%尿素。
4.3.6.4  出苗撒土

种子拱土时撒一层过筛细土防止“带帽”出土。
4.3.6.5 分苗

当苗子叶展平有一心时,在分苗床按行距250px开沟,株距250px座水栽苗。也可将苗栽在纸筒、塑料薄膜筒或育苗钵内。秧苗2叶~3叶时加大苗距,扩大营养面积。
4.3.7 嫁接
4.3.7.1 嫁接适期

采用靠接的,当黄瓜第一片真叶开始展开,南瓜的子叶完全展开时嫁接;插接的,当黄瓜两片子叶刚展开,南瓜第一片真叶长至5分硬币大小时嫁接,随即按行株距300px座水栽在分苗床上。
4.3.7.2  嫁接苗管理

将嫁接苗栽入直径250px的营养钵中,并立即覆盖小拱棚,前2d~3d棚室要盖花苫遮荫。在接口愈合7d~10d期间,昼温由22℃~28℃逐步提高到25℃~30℃,夜温由18℃~16℃逐步降到16℃~14℃。空气湿度由90%逐步降到65%~70%。接穗长出新叶时,断接穗根,撤掉小拱棚。
4.3.8  分苗后管理
  温室冬春茬、大棚早春茬如温度低可加扣小拱棚保温。缓苗后可深划一次提高地温。不旱不浇水,显旱时喷水补墒。 

4.3.9 壮苗标准
  子叶完好、茎基粗、叶色浓绿,无病虫害。冬春育苗,株高375px左右,5片~6片叶。夏秋育苗,2片~3片叶,株高375px左右,苗龄20d左右。长季节栽培根据栽培季节选择适

宜的秧苗。
4.4 定植前准备
4.4.1 整地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总量。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2/3做基肥,氮肥1/3做基肥。基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2/3撒施,1/3沟施。不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的城市垃圾、污泥和有机肥。
4.4.1.1一般栽培 
  基肥品种以优质有机肥、常用化肥、复混肥等为主;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露地栽培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5000kg,氮肥(N)4kg(折尿素8.7kg),磷肥(P2O56kg(折过磷酸钙50kg),钾肥(K2O)2kg(折硫酸钾4kg);保护地栽培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5000kg,氮肥(N)4kg(折尿素8.7kg),磷肥(P2O56kg(折过磷酸钙50kg),钾肥(K2O)3kg(折硫酸钾6kg)。
4.4.1.2 棚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按棚室面积334m2667m2分别建6m310m3的沼气池。用炉渣1/3+草炭1/3+锯末1/3棉籽皮1/3(或锯末1/3)混合后每m320kg湿润沼渣,混合均匀后过筛做为无土栽培基质。在棚室内按槽间距72 cm用砖砌北高南低向栽培槽(或就地挖栽培槽),槽宽1250px,深450px,槽底两边高中间稍低呈钝角形,槽内铺0.1mm聚乙烯农用膜,将基质装入槽内配置滴灌系统即可进行无土栽培。
4.4.2 棚室防虫消毒
4.4.2.1 设防虫网阻虫
  在棚室通风口用60目~80目尼龙网纱密封,阻止蚜虫迁入。
4.4.2.2 铺设银灰膜驱避蚜虫
  地面铺银灰色地膜,或将银灰膜剪成250px~375px宽的膜条,挂在棚室放风口处。
4.4.2.3  棚室消毒
  每667m2棚室PH值1.5-2.0臭氧液进行喷杀一次,翻地后再用同样浓度喷杀一次即可,或用硫磺粉2kg~3kg,加80%敌敌畏乳油0.25kg,拌上锯末,分堆点燃,然后密闭棚室一昼夜,经放风无味后再定植,或定植前利用太阳能高温闷棚。
4.5 定植

4.5.1  定植时间                             

露地栽培应在晚霜后,棚室栽培250px地温应稳定在12℃以上。
4.5.2  定植方法及密度
  棚室栽培按大小行距2000px~2250px×1250px~1500px,于苗行处做高垄,垄高250px~375px,垄上覆地膜,棚室的垄与沟均覆地膜进行膜下灌溉。露地栽培作120 cm宽的平畦。按株距625px~1000px栽苗,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一般每667m2定植3000株~4000株,长

季节大型温室、大棚栽培667m2定植1800株~2000株。
4.6 定植后管理
4.6.1  温度
4.6.1.1  缓苗期
  白天28℃~30℃,晚上不低于18℃。
4.6.1.2  缓苗后采用四段变温管理
  8时~14时,25℃~30℃;14时~17时,25℃~20℃;17时~24时,15℃~20℃;24时~日出,15℃~10℃。地温保持15℃~25℃。棚室冬春黄瓜生产在早晨8点温度应为10℃~12℃,如湿度超过90%可放小风排湿,然后盖严提温,到温度上升到30℃时,应放风降温排湿,保持相对湿度在80%以下。当棚室温度达26℃时关风保温,到盖苫时逐步下降到18℃。为了防止夜间湿度大结露,应在放苫后放风1h~2h,降低湿度,保证棚室最低温度不低于10℃。当温度达不到要求时,苗小可加盖小拱棚,苗大加盖天幕;日光温室加盖双苫或保温被,大棚四周可加盖裙苫。连续阴天温度低时要控制放风开门,有沼气的可点燃补温;短时揭花苫补充散光;防治病虫害用烟雾剂或粉尘。天气骤晴时,要及时叶面喷水或加0.5%的葡萄糖,以免因根吸收滞后造成植株萎蔫。
4.6.2  光照
  采用透光性好的耐候功能膜,保持膜面清洁,白天揭开保温覆盖物,日光温室后部张挂反光幕,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连续阴天温度低时,也应短时揭花苫补充散光。夏秋季节适当遮阳降温。
4.6.3  空气湿度
  根据黄瓜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最佳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指标是缓苗期80%~90%、开花结瓜期70%~85%。生产上要通过地面覆盖、滴灌或暗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
4.6.4  二氧化碳
  冬春季节补充二氧化碳,使设施内的浓度达到800mg/kg~1000mg/kg。
4.6.5  肥水管理

4.6.5.1 灌溉
  采用膜下滴灌或暗灌。定植后及时浇水,3d~5d后浇缓苗水,根瓜座住后,结束蹲苗,浇水追肥,冬春季节不浇明水,土壤相对湿度保持60%~70%,夏秋季节保持在75%~85%。
4.6.5.2 施肥
  肥料选择应符合NY/T394的要求。根据黄瓜长相和生育期长短,按照平衡施肥要求施肥,适时追施氮肥和钾肥。进入结瓜初期结合浇水隔两水追一次肥,结瓜盛期可隔一水追一次肥,开沟追施或穴施,每次每667m2追施氮肥(N)2kg~3kg(折尿素4.3kg~6.5kg);生长中期追施钾肥(K2O)4kg(折硫酸钾8kg)。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根据需要可喷施叶面肥防早衰。结瓜盛期用0.3%~0.5%磷酸二氢钾和0.5%~1%的尿素溶液叶面喷施2次~3次。
4.6.6 植株调整
4.6.6.1 吊蔓或插架绑蔓

用尼龙绳吊蔓或用细竹竿插架绑蔓。当植株高625px甩蔓时要拉绳绕蔓。
4.6.6.2 摘心、打底叶

主蔓结瓜,侧枝留一瓜一叶摘心。25片~30片叶时摘心,长季节栽培不摘心采用落蔓方式。病叶、老叶、畸形瓜要及时打掉。
4.6.7 耕作改制
  与非瓜类作物轮作三年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
4.7 主要病虫害防治 

作物灌根  育苗及定植后用PH值3.0~4.0臭氧液灌根,即可消灭土传性病害,又可防止各种腐烂病细菌,还促进作物根系健康生长,具有水、肥、药的功效。

作物喷施  在作物生长期内,用PH值3.0~4.0臭氧液细致、周到喷雾,防治各种真菌、细菌、病毒和若虫、卵(主要是蚜虫、班潜蝇)。施用时间在早上露水干时或下午3~4时放帘前进行,避开高温和强光时段。同时,特别注意喷施时要细致、全面喷雾到位,因臭氧水作用机理是触杀,只有触及到位才有作用;花期还要注意PH值浓度不要太高,适宜浓度为PH值4.0。

猝倒病、蔓枯病  于黄瓜出苗后发病初期,可喷洒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7d。

枯萎病  定植时用4%农抗120水剂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1次,每穴药液250ml,或每667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拌细土100kg,施入定植穴内。定植后生长期发现枯萎病株后,扒开病株根际土壤,使主根部分裸露,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株灌药液500ml,每季最多使用1次,安全间隔期为10d。
  灰霉病  于发病初期,用21%过氧乙酸水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粉剂1000倍液喷雾。
  白粉病  于发病初期,可选用4%农抗120水剂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季使用1次,安全间隔期为10d。

疫病  于发病初期,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液,或6%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液喷雾,同时兼治细菌性角斑病。
  霜霉病  于发病初期,用8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500倍液,或65%甲霜灵可湿1000倍粉剂喷雾,每年最多使用1次,安全间隔期为14d,或72%普力克(霜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7d,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为7d。
  叶霉病  于发病初期,可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为3d。
  蚜虫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2.5%联苯菊酯乳油2000倍,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安全间隔期为5d,每季最多用2次。
  美洲斑潜蝇  卵孵化盛期,10%灭蝇胺悬浮剂2500倍~5000倍液喷雾防治。
4.8 采收
  适时早采摘根瓜,防止坠秧。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以确保商品果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生长期短的秋冬茬或冬春茬,蔓长到顶部应打尖促生回头瓜;冬季一茬到底的要不断落蔓延长生育期;连阴时间长要将中等以上瓜摘掉,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5 包装、运输、储存

产品的等级质量、检验方法与规则、包装与标志、运输与储存等,需严格按照NY/T1056的标准执行。

6 其它

绿色食品黄瓜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