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400 8095 315
双承木耳
发布时间:2019-07-30 17:17:43 作者:admin 点击率:271

承德东北部的大黑山地区,主峰高耸挺拔,树木葱笼。这里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气候早晚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水质清冽,土壤富含铁、镁、钙、磷、锰、钾,历来物产丰富。这个区域生长的黑木耳平展朵小,色泽黝黑光亮,肉质肥厚,口感绵润滑爽,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铁、锌、硒等营养物质。黑木耳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产业及精准扶贫产业之一。主产区承德县头沟镇,距市区35公里,距北京242公里,承德普宁机场就座落在这里。承朝、承赤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发达。

大黑山,人称摩天岭,花木兰扫北就在大黑山脚下,《木兰辞》中有诗句“暮宿黑山头,寒光照铁衣。”为证。据说摩天岭的西面是悬崖峭壁,东面与大山相连,只有南边有一条山路可通。花木兰曾在附近一带抵御匈奴的进犯。匈奴兵将顽悍,守在险要地势,易守难攻,木兰与将士们久攻不下,眼见粮草困顿,兵力渐弱。当地百姓深受匈奴兵的骚扰,困苦不堪,早就想击退匈奴过太平日子,百姓同情木兰军队,暗中将野外采摘私藏的色黑如耳的干燥菌类,以及家里种的瓜果蔬菜和粟米等,贡献给木兰军队,木兰将士粮食充足,又有熟悉当地地形的百姓带路,从后路一举攻破匈奴,并留下将士驻扎守边,使其久不敢进犯。至今,在头沟镇还有一处土城子遗址,俗称花木兰城,就是花木兰当年安营扎寨、点兵点将的地方,1982年被列入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头沟镇汤泉附近还有花木兰塑像,以纪念英勇戍边的花木兰。沿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皇帝在头沟镇汤泉建行宫后,依然将大黑山木耳作为御用食品。清朝《内务府奏销档》对汤泉行宫有具体记载。

色黑如耳的干燥菌类,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黑木耳,又名木耳、细木耳,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山珍食品,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承德名优产品》农业产品中有栽种培育记载。承德头沟镇、三家镇及其周边种植的黑木耳,位于北纬40度、东经118度附近,属寒温带向暖温带过渡、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大陆季风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适中,非常适合木耳生长。因水质优良,土壤富含钾、磷、镁、铁、钙等,尤其是铁元素含量丰富,生长的木耳质地细嫩、清脆爽口、味美新鲜,备受人们喜爱,被称之为“素中之荤、菜中之肉”。黑木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自古有“益气不饥、润肺补脑、轻身强志、和血养颜”等功效,并能防治痔疮、痢疾、高血压、血管硬化、贫血、冠心病、产后虚弱等病症,它还具有清肺、洗涤肠胃的作用,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当地种植企业多年研究栽培和干制技术,已经熟练栽培出营养丰富、口感绵爽、质地优良的黑木耳,经检测机构检验,品质达到一级,富含的黑木耳多糖对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东北三省、山东、深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