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苹果,又名小国光、万寿,原产美国,是1600年前发现的偶然实生苗,大约在1905年传入中国。我县栽培国光苹果历史悠久、技术成熟,远近闻名。据《承德县志》记载,上世纪40年代,乌龙矶村有30余株国光苹果栽培,现存树龄最长的是两株1953年栽植的国光苹果树,被当地人称为“国光王”。198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备局管理处到承德县东小白旗乡八道沟村果园考察,通过比较,认为承德国光苹果酸甜适口,色泽好,风味佳,是国光苹果中的极品,将八道沟村作为中南海的苹果供应基地,“承德国光苹果”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直接供应中央机关。1992年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应邀参加了我县举办的第三届苹果节,并实地视察了下板城镇东窑村果园,对我县生产的国光苹果给予了“酸甜适口,风味特别”的高度评价。
承德县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有效积温2600-3600℃,无霜期127-155天,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高达16℃以上,有利于果实的着色、糖分积累,所盛产国光苹果着色鲜艳,果肉含糖量高,酸甜适口,香味浓郁,肉质细脆多汁,耐储藏。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全国栽培国光苹果的最佳区域
目前,全国国光苹果总产量约50万吨,我县国光苹果栽培面积16.2万亩,年产量16万吨,产值6亿多元,占全国国光苹果总产量32%,成为我国国光苹果保有面积最大的县。2010年我县生产的国光苹果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我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国光苹果之乡”,先后多次被列为全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
我县苹果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河北省国光苹果保有面积最大的产业县。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是河北省栽培苹果较早的地区之一。乌龙矶村上世纪40年代初始就有栽培,现仍存两株树龄最大国光苹果树是1953年栽植的,被当地人尊称为“国光王”。
产品品牌响亮,供不应求。1989年国光苹果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优质果品,2001年被列入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2002年被认证为省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县,2004年跻身省果品生产重点县。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县。
早在1999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山庄”牌商标,并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山庄”牌苹果连续4届获“河北省名牌产品”,连续7届获省优质农产品称号、2006年在省名优果品展销会上被评为金奖、2007年获中国优质苹果金奖和“中华名果”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中国经济林之乡”, 2010年9月“承德国光”苹果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2年被省厅确定的“十大果品特色县”之一。2012年12月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国光苹果之乡”。 2015年经承德乾隆醉酒业集团许可使用“板城”商标。
在近五年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期间组织举办的果品擂台赛暨果王评选活动中,获得了18个金奖,5个果王,数十个银奖和铜奖。在近3届河北省苹果品质鉴评会中,获得3个金奖,囊括国光苹果全部奖项。
承德县国光苹果主要分布在全县20个乡镇105个行政村,已成为我县农村脱贫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