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400 8095 315
商务部:商务服务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者”,农村电商让农民成为“有奔头”的职业
发布时间:2022-06-01 08:57:45 作者:admin 点击率:72
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中先生表示,大学生从事家政、养老和现代农业创业,政府给予10万元的创业补贴,大学生到这些领域工作,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万的就业补贴,连续补贴3年。大学生到浙江实习的,各地提供生活补贴。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发放每人3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欢迎全国的高校毕业生到浙江来就业创业。 1.商务部:商务服务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者” “让农民成为有奔头令人羡慕的职业”,是“十三五”中国探索现代农业一句令人记忆深刻的口号。“十四五”开局之年,这句话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与路径。 2022年2月14日,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文涛主持召开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情况,研究商务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定点帮扶工作计划,部署下一步工作。党组副书记、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领导小组副组长俞建华参加。 会议指出,2021年以来,商务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设立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保持工作机制、工作举措、工作力度总体稳定,商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取得良好开局。部党组高度重视,将巩固拓展商务扶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相关工作举措列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发挥商务优势创造性开展工作,探索具有商务特色的乡村振兴工作路径。 会议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 将商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作为牢记“国之大者”、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作为提升广大农村地区商务发展水平、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形势新要求,对标人民群众期盼,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切实把商务帮扶、定点帮扶成果巩固住、拓展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商务贡献。 会议要求,久久为功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细化工作安排,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农村电商、家政兴农、数商兴农等流通提升重点任务,创造性发挥好商务领域在开放合作、就业拓展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以点带面、落实落细。压实工作责任,把商务服务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当作政治任务来抓,调配好工作力量和工作资源。加强同有关部门、地方的协同联动,加强总结宣传,统筹资源确保帮扶成效。 2.城乡差距的桥梁:互联网平台深度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三农”的整体竞争力持续提升,我们也进一步开启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面对城乡发展的差距,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模式,在二者之间架起供给侧桥梁?在农业领域,互联网平台的参与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样本,并且从单纯地提升农产品销售,走向了深度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 2020年全国832个脱贫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406.6亿元,同比增长43.5%。 《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三年报》显示,从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全部国家级脱贫县共在阿里平台销售商品超2700亿元。此外,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农业农村网络零售市场为推动消费增长、打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提供了有效支撑。在今年年货节期间,助农也成为天猫的重头戏。天猫启动的“卖空100个乡村”计划,覆盖了来自国内23个省级行政区、110多个县域的农产品,搭建的助农专属会场,每天推荐一个省的特色农产品,且助农专场的商家也全部为原产地商家。 3.电商激活县域消费潜力:市场供给、需求两侧同时发力 在供给侧,电子商务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了通过电子化交易活动对农产品营销、支付、物流方面的重构,并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大市场,充分消化农产品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电子商务也成为激活县域消费潜力的重要引擎。不过,我国农产品网络销售占比依旧不高,仅占10%。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仍未与网络消费者“谋面”。这也意味着,未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需求侧看,以城市为主的中国的消费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麦肯锡一项分析指出,我国中产阶层规模逐年提高。未来十年,我国主要居住在城市的中高以上收入家庭数量可能会增至约四亿——接近欧洲和美国的总和,中高阶层的消费者可能会成为推动中国消费增长的主力军。随之而来的消费升级,将进一步激活对农产品安全、品牌、品质、附加值等属性的追求。在这方面,西方农业品牌在“品质合一”、“品效合一”方面已积累了半个多世纪,获得了消费者的追捧。而近几年,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也随着本土品牌的成长发生转变。只是不同行业中,情况略有不同。在家庭消费品和电子产品方面,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50%。在农产品上,虽然查干湖胖头鱼、三亚的凤梨、舟山海鲜、阿克苏苹果等本土农业品牌通过互联网逐渐家喻户晓,但在中高端农产品领域,特别是水果生鲜品类中,国内市占率仍然偏低。同时,农村电商中同质化、低价竞争,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问题,也是行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应对的。 4.既要“提速”也要“补课”,深度融合反哺乡村产业化发展 从“一滴汗珠摔八瓣”的辛苦付出到鼠标轻轻一点的畅通营销,从“走街串巷赚吆喝”到在互联网上建起长久的销售版图,需要各个环节的深化发展与深度参与。如果说当下电商扶贫初步完成了通过科技、现代手段从商、富农的话,那么从长远看,未来5-10年,我国互联网营销的电商模式,有必要加速产业化联网深化,推动形成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经营模式。这既需“提速”,也要“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