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陵石斛
石斛是我国中草药种类中的稀有珍品,在民间素有“救命吊兰”的美誉。龙陵素有“滇西雨屏”之称,年均降雨量2100毫米,森林覆盖率70.08%,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石斛生长创造了“天然居室”。在云南现有的46种石斛品种中,龙陵就有42种,先后被评为“中国紫皮石斛之乡”“中国滋养文化示范基地”和“云药之乡”。截止2016年末,全县石斛净栽培面积达660万平方米,种植户达12000多户,实现石斛鲜条产量3000吨,农业产值4.2亿元,工业产值15.6亿元。其中,紫皮石斛产占全国的70%以上、占全省的80%以上、占全市的90%以上。
目前,全县共成立35个石斛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10个),吸纳社员1.16万户,覆盖全县10个乡镇、60个村(社区)。先后取得了“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注册了“极斛”“打虎坡”“古箐宝”“回春草”“元斛”“龙川江”等品牌,申报了紫皮石斛精片、紫皮石斛酒和铁皮石斛精片等15个龙陵石斛“健字号”,开发了石斛枫斗、石斛粉胶囊、石斛酒等6个系列数十种产品。在“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暨2016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结果发布会”上,龙陵石斛以品牌价值75.15亿元和潜在价值261.26亿元,荣登2016年全国农业企业品牌10强、最具潜力区域品牌30强和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
龙陵县紫皮石斛属于兰科石斛属的一类优质石斛,其代表种为齿瓣石斛,该类石斛以茎条表现为紫红色为显著特征。以开花期不同分为春紫(清明前后开花),夏紫(芒种前后开花),秋紫(立秋前后开花)三种类型。石斛外在特性:
鲜品:表面黄绿色带紫斑点或条纹,老熟时叶鞘呈银灰色,有的间有褐色斑,节间裸露部分呈紫色;略具香气,味淡,后微甜,嚼之初有粘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园柱形,横断面圆形,节间微胖;节明显,节间32.5px~55.00000000000001px,不分枝,茎粗2mm~6mm,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 枫斗:未抛光呈银灰色,抛光后呈黄绿色或暗红色。略具青草香气,味淡,后微甜,嚼之初具有粘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呈螺旋形,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200px,直径0.2-7.5px,表面有细纵皱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
石斛内在品质特性: 鲜品:水分≤85%, 粗多糖,鲜品干燥后≥ 28% 。 干品(枫斗): 水分≤12%,灰分≤6.0,酸性不溶性灰分≤1.0,浸出物≥ 10,粗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28%。 龙陵紫皮石斛具有养胃生津、滋阴除热之功效。